白柚 褐圓介殼蟲
褐圓介殼蟲多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,為害許多果樹及熱帶植物,其為害部位多在葉片之下表,吸食葉部或果皮之養液。被害部變為黃色,且逐漸擴大,蟲數多時往往造成葉片黃化凋落 、枯枝,也喜為害果實形成黃綠色斑點,降低其商品價值。
褐圓介殼蟲多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,為害許多果樹及熱帶植物,其為害部位多在葉片之下表,吸食葉部或果皮之養液。被害部變為黃色,且逐漸擴大,蟲數多時往往造成葉片黃化凋落 、枯枝,也喜為害果實形成黃綠色斑點,降低其商品價值。
果實受感染後會形成褪色水浸或黑色病斑,表面因紙袋中溼度偏高,常可見鮭魚肉色的分生孢子著生,並有同心輪紋環出現。炭疽病感染枝條或葉片,枝條表面會出現綠色轉褐色的不規則病斑;葉片上則呈黃褐色或淡黑褐色病斑,葉肉組織出現壞死,病斑上表面常出現小點突起或破裂。當相對溼度愈高時,此病害危害情形愈嚴重。
瘡痂病菌以分生孢子為主要感染源,可形成於葉片的病斑或受害腐爛的果實表面,藉由分生孢子入侵造成新病斑。 初感染時病斑圓形,略有突起,病斑表面粗糙有裂紋,如瘡痂狀,褐色,邊緣為淡褐或土黃色澤,大小約2 ~ 4公釐,病斑中央具黑色的環型小點,黑色小點頂部會釋出黑色粉末或彎曲柱狀物,為病原菌的柄子殼及柄孢子,病斑凹陷時邊緣與健康部位的組織表皮會分離,病斑並不脫落。
螺旋粉蝨於臺灣整年均可發生。成蟲產卵於葉或果實上,呈螺旋狀排列,並分泌白色臘物覆蓋其上藉以保護, 螺旋粉蝨於臺灣整年均可發生。雌蟲喜產卵於新葉,因而施用氮肥與修剪枝條後,常可促進本蟲族群密度之增長,但大雨、低溫則會減少其密度。
水分為傳播疫病菌之最主要途徑,風雨不但會攜帶疫病菌之孢囊與遊走子,還會造成蘭花植株受傷與高 濕環境,有利病菌侵入。嘉德麗亞蘭以新芽、假莖較常染病,疫病菌侵入老熟葉片與假莖必須經由傷口,罹病部位之初期病徵亦為水浸狀,但後期組織黑腐,呈暗褐色或黑褐色。病害並會向地上部位及葉片蔓延,導致全株黑腐枯死。此外,一般剛出瓶之幼苗染病時,呈淡褐色水浸狀塊斑,病斑迅速擴展,3-5 天內即可造成全株死亡,死亡植株呈淡褐色,並不軟化水解。
主要危害葉片。葉片感染後會出現水浸狀小斑點,隨即迅速擴大,感病部位內部組織被細菌分解成水液狀,葉片失去支撐力而下垂。面向光源檢視時,病斑呈透明狀,與淺綠色健康組織有明顯區別。病菌藉分泌的酵素,造成植物細胞及組織崩解,受感染組織因而軟腐。病菌主要藉傷口或自然開口侵入組織,當溫度介於 27~31 ℃,相對濕度為70~100%時發病率最高 ,3-5 天內即可造成 20 公分左右的葉片全面腐爛。葉基部或心葉遭受感染後,常在數天內導致整株死亡。
薊馬是纓翅目昆蟲唯一的種類,其體形微小、細長,體長約 0.5∼14公厘,利用不對稱的口器以穿刺及吸食兩種行為共同使用來取食植物。薊馬喜藏匿於隱密處所,如花器、葉摺縐、樹皮縫隙之中。植食性薊馬可取食植株葉片、花器、果實、嫩枝甚至果莢,葉片受吸食為害後,不但造成葉面傷口出現葉片細胞破損、全葉皺縮扭曲,進而葉內之葉綠體變形、葉綠餅歪曲、大澱粉粒出現,而使光合作用功能喪失。
介殼蟲主要藉由風、水、土壤、植物、人、鳥及動物的攜帶被動的傳播,有翅成蟲、一齡若蟲及整個生活史具有足的種類能自己行動。此外,螞蟻會移動分泌蜜露的介殼蟲種類到新的寄主植物或越冬場所。介殼蟲的主要為害方式為經由吸食植物汁液,導致植物活力降低、生長不良、枝條枯死、葉片掉落,嚴重時植株死亡。介殼蟲以口針刺吸植物組織的時候也注入有毒的唾液,往往造成葉片和果實黃化或紅化、枝梢嫩枝的畸形,甚或形成蟲癭。介殼蟲排出大量的蜜露誘生煤煙病,干擾植物行光合作用,使生長不良、葉片掉落、果實糖分減少,並影響農產品觀瞻,降低商品價值。